国外针对电站的政策及环境变数较大,我们的做法是将电站建成发电、产生收益形成价值后出售。
这个政策必须具体,并且非常具体。国内市场的扩容势必会给中国光伏业注入新鲜血液,但是在电价、补贴标准以及并网细则等后续政策仍未出台之前,不敢轻言乐观。
国六条细则究竟能否拯救中国光伏业?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此番国六条细则的出台,一方面能够消化过剩产能,扶持国内光伏业。相较于之前的一系列鼓励措施,此次意见更为具体详细,几乎对当下电站建设的所有重大难题都给出了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就目前来看,更多的是国家口头上的鼓励。【背景】业界期盼已久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15日终于出炉。对于国六条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林伯强预测,今年,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形势会愈发明朗,但仍有部分企业会面临亏损甚至倒闭。
另一方面鼓励了低碳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环境治理。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欧美等国的光伏需求急剧下降,导致光伏产能始终大于全球需求。商务部初裁针对韩国OCI株式会社的税率仅为2.4%,只是象征性的征税,而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主要来自OCI,因此,这次多晶硅双反主要只落在了美国企业头上。
当日有多家媒体根据不同渠道的消息,披露了相关细节,即谈判价格大致在0.55欧元/瓦至0.57欧元/瓦之间,该价格承诺将持续两年,除了最低限价还包括年度配额,基本可以使中国保住在欧盟60%的市场份额。本世纪以来,欧盟接受了中国企业四起案件的价格承诺,但三企案件的价格承诺都由于执行中的问题,被欧盟停止执行。欧盟双反的终裁仍将在今年年底公布,中国企业虽然暂时通过价格承诺避开了高额关税,但这把刀一直悬在头上。7月27日,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为首,5家行业组织发表联合声明称,中国光伏产业代表与欧委会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
业内专家表示,价格承诺执行的宽严标准取决于欧盟一方,中国政府层面应继续与欧盟就此问题保持对话,通过战略制衡来牵制欧盟,避免中欧光伏领域的谈判重回原点。此前的7月24日,中国商务部开始对来自韩国和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采取征收保证金临时反倾销措施,税率由2.4%至57%不等,而针对欧盟的初裁措施被延后。
短短一个星期内,中国光伏贸易领域的一守一攻,让中国光伏太阳能组件企业和太阳能多晶硅企业遭遇了冰火两重天。Solarzoom分析师韩启明分析,价格承诺对中国一线厂商和二线厂商影响不同,中国企业按照统一价格出口到欧盟后,欧盟的消费者当然愿意选用品牌和质量好的一线厂商的产品,而过去依靠相对低价取得一定市场份额的二线品牌将遭遇很大压力。一位参与此次价格谈判的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媒体披露的具体细节与价格承诺内容基本相符。此举对国内的多晶硅企业却是打击。
2012年,中国原本对美、韩、欧三案合一启动多晶硅双反调查,此番却在初裁阶段将欧盟市场拆分出去,留待以后公布。但目前的结果显然大打折扣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将避免从8月6日起拟征收的47.6%高额关税。商务部初裁针对韩国OCI株式会社的税率仅为2.4%,只是象征性的征税,而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主要来自OCI,因此,这次多晶硅双反主要只落在了美国企业头上。
一位参与此次价格谈判的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媒体披露的具体细节与价格承诺内容基本相符。此举对国内的多晶硅企业却是打击。
短短一个星期内,中国光伏贸易领域的一守一攻,让中国光伏太阳能组件企业和太阳能多晶硅企业遭遇了冰火两重天。本世纪以来,欧盟接受了中国企业四起案件的价格承诺,但三企案件的价格承诺都由于执行中的问题,被欧盟停止执行。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晨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历史上达成价格承诺的案件,无一例外都是由于政府的强力介入而促成的,但最终价格承诺的执行却困难重重。但依据法律,这一价格的具体数额是保密的,按照规定中欧任何一方都没有权利公开披露,该承诺价需对欧洲的光伏产业界和中欧以外的第三国保密。2012年,中国原本对美、韩、欧三案合一启动多晶硅双反调查,此番却在初裁阶段将欧盟市场拆分出去,留待以后公布。欧盟双反的终裁仍将在今年年底公布,中国企业虽然暂时通过价格承诺避开了高额关税,但这把刀一直悬在头上。中欧价格承诺谈判虽已达成,上述参与谈判的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表示,中方不应盲目乐观,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还摆在中国面前,即按照目前价格承诺的条款执行很困难,价格承诺很有可能被欧盟随时取消,再征高额关税。当日有多家媒体根据不同渠道的消息,披露了相关细节,即谈判价格大致在0.55欧元/瓦至0.57欧元/瓦之间,该价格承诺将持续两年,除了最低限价还包括年度配额,基本可以使中国保住在欧盟60%的市场份额。
但目前的结果显然大打折扣。在国内90%的多晶硅产能停产的情况下,多晶硅企业本希望通过对欧、美、韩三国的双反案,拉动国内多晶硅价格的上涨,进而启动部分产能。
就在价格承诺谈判达成的前几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美国和韩国太阳能级多晶硅双反调查的初裁结果。对中国企业来说,这将是一个洗牌的过程。
据业内人士透露,欧盟对中国光伏双反调查取消了8月6日的反补贴初裁。此前的7月24日,中国商务部开始对来自韩国和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采取征收保证金临时反倾销措施,税率由2.4%至57%不等,而针对欧盟的初裁措施被延后。
可见,中欧在贸易争端中采取各退一步的措施。英利集团宣传部副经理王志新说。7月27日,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为首,5家行业组织发表联合声明称,中国光伏产业代表与欧委会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上述参与谈判的人士说。
目前,欧盟光伏组件市场的平均价格在0.52欧元/瓦,而承诺的中国组件价格略高于此。现在欧盟给的条件很难执行,将来完全可能轻易找出中国企业违反价格承诺的事实,取消价格承诺。
此次价格承诺,只有参与谈判的95家企业拥有配额,包括了全部一线品牌。业内专家表示,价格承诺执行的宽严标准取决于欧盟一方,中国政府层面应继续与欧盟就此问题保持对话,通过战略制衡来牵制欧盟,避免中欧光伏领域的谈判重回原点。
Solarzoom分析师韩启明分析,价格承诺对中国一线厂商和二线厂商影响不同,中国企业按照统一价格出口到欧盟后,欧盟的消费者当然愿意选用品牌和质量好的一线厂商的产品,而过去依靠相对低价取得一定市场份额的二线品牌将遭遇很大压力第二,我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将加速失去国际竞争优势,被迫退出全球主要市场,同时引发关联企业破产。
对于四川省的光伏产业,刘汉元正是领军人物,通威集团旗下的永祥多晶硅也是省内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厂家之一。成都商报:目前,我省的光伏产业走向如何?刘汉元:对我省来说,终端光伏资源利用大有可为,前景广阔,特别是我省甘孜、阿坝、凉山太阳能光伏资源极为丰富,可综合开发利用并以兴建光伏电站的聚集优势,力争把我省率先建设成为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构建可持续的现代新型能源产业体系,为全国清洁能源的供应做出贡积极献。进一步放宽对光伏下游发电项目的行政审批。明确十二五期间暂不调整光伏发电1元/千瓦时的收购政策。
为此,成都商报记者昨日带着问题专访了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成都商报:中欧已达成和解,如果光伏双反一旦落地,将给中国的光伏企业带来哪些影响?刘汉元:若双反正式落地,中国光伏产业将面临毁灭性的打击:第一,将可能直接造成超过千亿元人民币的产值损失。
成都商报:国家光伏新政的各种措施正陆续出台,您希望尽快明确哪些政策细则?刘汉元:作为企业,我希望政府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光伏产业发展予以扶持:明确补贴电价的执行时间为25年。积极给予融资支持,明确信贷零利率或3%的较低利率,并减免17%的生产电费增值税。
第三,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国家战略性新能源产业可能面临较大阻碍成都商报:国家光伏新政的各种措施正陆续出台,您希望尽快明确哪些政策细则?刘汉元:作为企业,我希望政府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光伏产业发展予以扶持:明确补贴电价的执行时间为25年。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